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点识文库 点识写作 资讯 写作案例 查看内容

试论先秦寓言的语言特色及艺术表现手法

2022-5-17 14: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5| 评论: 0

摘要: 试论先秦寓言的语言特色及艺术表现手法——以“画蛇添足”及“狗猛酒酸”为例说明“寓言”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寓言即为“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借助短小的故事表达深远的哲理。先秦时期,思想百家争鸣, ...

试论先秦寓言的语言特色及艺术表现手法——以“画蛇添足”及“狗猛酒酸”为例说明

寓言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寓言即为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借助短小的故事表达深远的哲理。先秦时期,思想百家争鸣,寓言文学繁华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学的瑰宝,其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使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其语言特色及艺术手法做论述。

先秦寓言文学的源起及盛行离不开庄列二人。其共有的语言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练,结构简单,富于想像,深于比兴,善用拟人,表现力强,文风雄奇怪诞。庄列二人寓言在细节也有不同二者也有区别所在,庄子的文思如汪洋辟纵阖,仪态万方。大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揭示了生死的玄妙,也深度控诉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在思想性上精辟深邃,在艺术性上则具有超凡脱俗、独树一帜的特点。列子的寓言则善于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且在立意上略胜一筹,深入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索与尝试。

在其二人寓言的影响下,先秦寓言虽然流派众多,但其语言特色却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深于比兴,寓意深刻。同时,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多含浪漫主义的联想、托物起兴、借事寓理,以小见大。后随先秦寓言发展演变,其怪诞的色彩也逐渐减少,更多借用就事论事的写法。且以《战国策·齐策》中“画蛇添足”一文为例,以楚祠多酒引出众人比赛画技,于平淡小事之中寄托真理,后又以一人画先成,却自负,添足失真,遂无酒可饮做结尾。其语言特点短小精练,寓意深远,于平淡中见哲思,虽结构简单但内涵却极为深刻。其艺术表现手法也为常见借事说理,以小见大。而大致同一时期的寓言韩非子为代表的寓言流派相较于庄列作品,其中荒诞的成分就大为减少,其所寄寓的思想变得更富于政治色彩。其寓言作品《韩非子》风格偏于说理散文,寓言故事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最具文学意味。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奇幻玄虚、怪庭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体现了较为浓烈的实用主义和政治色彩。以其作品《猛狗酒酸》就较为鲜明地突出了这一特点。“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以一个日常的故事入笔,缓缓将哲理摆在眼前。同时,其艺术手法较为单一,直接借事喻理,简洁明了但余韵悠长。其语言特色则较为凝炼直白,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其寓言从小事入笔,将其寓言与看似毫无相关的事情联系,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纵观先秦寓言发展脉络及其经典作品,其变化可以说是显著的。但是一些语言特点却一直延续着,短小精炼,寓意深远,同时,其善于借事喻理的艺术表达手法也沿用至今。虽然先秦寓言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显示出了不同的特点,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耐人深省的文学效果却一脉相承。当代人可以从先秦寓言中晓畅诸多哲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